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工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2018年,我国工业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质量提升、结构趋优、动能集聚、协同开放的良好发展格局,工业增长基本稳定,在6%-8%的中高速平台波动调整,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工业尤其是信息通信、航天航空等先进制造领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工业布局更加优化协同,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关于绿色发展发面,《报告》认为,随着我国生态资源环境压力和经济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经济绿色发展成效不断凸显,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7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5.1%,超额完成4%的年度目标。工业绿色制造加快推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行的2017年度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利用绿色制造专项支持了225个重点项目,发布了720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持续加大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监察力度。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9.5%,2017年又下降4.6%,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关于融资,《报告》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本质,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的降低,出现一定脱实向虚的情况,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却较难解决。
一是制造业收益率降低,贷款占比下滑。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贷款占比从19.01%下降到2016年的13.26%,下降5.75个百分点。新常态(2012年)之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增速保持在10%以上,大部分产业、企业都会取得利润,但随着新常态以来制造业增长放缓、价格低迷,企业效益开始持续下滑。有统计表明,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从2010年的12.9%一路下滑至2015年的6.8%。
二是制造业融资仍以贷款为主,表现出顺周期性,经济下行期融资难度更大。从金融结构看,我国制造企业主要仍以银行贷款为主,当前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占到实体经济融资额的八成以上。而这三种融资方式都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效益也好,银行乐于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也比较容易;反之,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虑会惜贷、压贷甚至断贷、抽贷,发行债券和股票也变得困难,下行周期企业融资难程度会加深。
三是中小微制造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未缓解。为了缓解中小微制造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配套出台了众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从目前的大中小微型制造企业近年贷款额趋势看,2014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额微幅上升,中型制造业企业贷款额出现连续下滑。
四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企。据清华大学等共同编制的《中国社会融资环境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平均融资成本为7.6%,但这仅是企业利率成本,加上各种手续费、评估费等,平均融资成本超过8%,其中,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部分高于10%。
关于2019年我国工业发展趋势,《报告》预计,2019年,我国工业仍以“稳”为主,工业增速继续在中高速增长平台波动调整,需求侧总体向下承压,供给侧在各项结构性改革推动下,不断趋优。下一步要切实保障工业稳定运行,尽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工业转型“让出空间、立起体系”,在突破关键领域发展障碍,提升工业创新能力上下苦功夫,抓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原标题:2018年我国工业总体呈良好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