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节能环保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政策面面俱到,措施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环节:从节能、提高能效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从环保汽车到节能建筑,从工艺流程到生活细节,样样都离不开节能环保。时至今日,节能环保产业业已成为德国又一大支柱产业,为德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德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体情况
为使经济发展维系在一个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系统上,为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德国在节能环保领域推出多项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既突出重点,又齐头并进。其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包括:
(一)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德国不仅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多元化供应和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也视之为减少碳排放和节约化石类燃料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联邦政府的财政部、环保部及其下属的经济出口促进局、再生材料局、农业部、外交部及各联邦州有关部门,还有受政府和企业资助的民间机构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形成了节能环保网络系统,他们从法律法规建设、新技术开发应用、财税支持等各方面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持和保障。200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在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9.5%;其中,来源于水电、风电、生物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率分别占0.9%、1.6%、6.6%、0.4%。这一占比是1998年的3倍多,已相当于2020年目标的一半多。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最终热能、最终燃料消费中占比情况类似,都是2008年比率相比1998年有大幅提升。
可再生能源成为德国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因素,该行业2008年所获得的营业额约290亿欧元,从业人数达28万,预计未来几年内还会大幅增长。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占总电耗比例上升至15.1%,占末端能耗比例达9.5%,在电、热和燃料领域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根据德国宇航中心(DLR)研究报告,至203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比例可达45%,至2050年将上升至77%;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初级能源比例约50%;通过提高能效,至2050年可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1990年为基础)。德国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利发电等开发利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1. 太阳能
德国位居高纬度,日照时间不长,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但却是太阳能应用的先驱。德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则从1990年的2兆瓦增加到2000年的100兆瓦,2008到达5311兆瓦。
根据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政府对每度太阳能发电补贴0.4欧元。目前,太阳能发电量占德国总发电量的0.5%。
据欧洲光伏太阳能行业协会(EPIA)数据,2008年德国光伏太阳能新装机容量1500兆瓦,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西班牙(2511兆瓦),远高于位居第三的美国(342兆瓦),占当年全球光伏太阳能装机总容量的27.4%。德国光伏产业和光伏技术的优势竞争力还体现在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化发展上。比如,德国SMA太阳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公司逆变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0%;年销售收入约12亿美元。
德六大经济研究所之一的莱茵-威斯特法伦经济研究所(RWI)的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德光伏产业共有48000名员工,销售总额为95亿欧元。为促进本国光伏产业发展,德政府多年来向光伏产业和太阳能用户提供了巨额补贴:一是德光伏产业每个就业岗位平均得到17.7万欧元补贴,是以前德对煤矿业补贴的2倍;二是在2000年至2013年期间,德政府已经并将继续为太阳能用户提供总计超过770亿欧元的补贴。
德国几乎囊括全球三分之一太阳能设备市场(05年和06年甚至占到一半)。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太阳能上网电价法的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电价补贴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德国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也造就了上下游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和研发团队。目前德国是世界上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成品输出最多的国家,2008年德太阳能设备出口总额达20.5亿欧元。2009年德国光伏设备发电新装机容量3000兆瓦,总运行量达到9000兆瓦。大约100家太阳能企业当年获得的营业额约90亿欧元,创造就业岗位约6万个。
德国Q-Cell公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电池产量多年来居全球首位。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并列为两大科研机构,其在太阳能领域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其所属的硅原料光伏中心和材料研究所承担了德国政府推行并直接予以财政支持的“太阳谷”计划,系各大太阳能公司的合作和交流平台。德国光伏业大鳄“Solarworld”公司2009年营业额高达10.1亿欧元,超过其早前预期的10亿欧元。该公司08年创造的营业额为9.003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