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有名的花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这样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处理每天上万吨的生活垃圾,过去还是新加坡环保部门的一道难题,可现在,通过向垃圾要效益,新加坡人让垃圾变废为宝、造福于人。
垃圾连续十年减量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新加坡政府早在多年前就制定了3项垃圾处理的具体政策。
一是焚化,即通过焚化使垃圾体积缩减,然后对焚化的灰烬和不可焚化的垃圾进行埋置。如果只是对垃圾进行简单的焚化处理,新加坡每隔35年就需要新建一个焚化厂,每隔25年~30年就需要新建一个垃圾埋置场。因此,新加坡制定了垃圾处理的其他配套政策。
二是再循环,即对各种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比如,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可进一步细分为餐厨垃圾、纸张、饮料罐、玻璃、塑料瓶、纸箱、衣物等;工业垃圾可进一步细分为塑料废料、木料废料、金属废料等。除了餐厨垃圾,其他大部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均进行再循环利用。
为了做好垃圾再循环,新加坡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在地铁站外、街道、购物中心和社区等公共场所放置分类垃圾桶;向居民发放循环袋、再循环桶(箱),每隔两个星期从每户居民家中回收可再循环的家用垃圾。
三是减少垃圾产量,即采取控制垃圾源头的办法减少垃圾产量。比如,减少原料、减少包装物、采用简易可再循环的设计等。采取这些措施后,新加坡日产垃圾量已从2001年的7700吨减少到2005年的7000吨,自2005年后垃圾数量持续减少,一直保持到现在。
1999年以来,垃圾处理公司将玻璃、塑料、电子装置甚至混凝土等一切可再循环利用的东西都充分再利用,将无法利用的东西烧成灰烬,再用这些焚烧垃圾剩下的灰烬,填造新的小岛,达到用垃圾填海造地的目的。可以说,1999年是新加坡垃圾处理的一个转折点。
垃圾岛成度假胜地
新加坡是世界有名的填海造地的国家之一。在1998年世界地图册上,还注明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为641平方公里,而现在却是716.1平方公里(2013年数据),15年间净增国土面积75.1平方公里,这也是垃圾的功劳。
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就是用垃圾填埋建成的一个小岛。据介绍,打造这样一个小岛首先要造堤围出一块空地,堤的防水性能要好,以防填置物污染海水,因为新加坡对环保要求非常高,之后将焚烧后的垃圾废物填到空地里。经过8年的努力,一座用垃圾造的小岛——实马高岛诞生了。
实马高垃圾埋置场于1999年启用,总面积350公顷,总埋置量可达6300万立方米。无法焚化的垃圾如建筑废料和垃圾焚化炉的底灰等,都被送到实马高岛埋置。目前,岛上每天埋置垃圾大约2000吨。虽然这个岛是垃圾埋置场,但保护环境的工作不仅没有马虎,反而更加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