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深圳公布《深圳市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管理办法(草案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广泛听取民意。22日、23日,《南方日报》分别以《垃圾不落地政策如何“落地”?》、《废旧品强制回收 企业成本谁承担》为题探讨了深圳的垃圾分类制度。
深圳立法推进垃圾分类,是“动了真格”,足见决心。在采访中,各界专家、市民、企业负责人纷纷就关注话题展开讨论。而目前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是如何让垃圾分类卓有成效的?在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地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为深圳支招。
日本
公民教育很到位
定时定点投放已融入生活
曾到日本居住过一段时间的齐晖对日本垃圾分类的贯彻程度印象深刻。他所居住的社区,会张贴详细的公告,告知每天回收的垃圾种类。“比如周一回收的是瓶子,周二是纸张,周三是金属之类等,每家每户会在家把垃圾分好类,在规定的时间拿到指定地点,再由专门的垃圾车拉走。错过那个点就要等下一次,也就是一周后。”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规矩。
“便利店门口就有四个分类垃圾桶,看到一个日本人把瓶子上的纸抠下来放在其中一个垃圾桶,瓶子投进另外一个。”齐晖见识了日本人垃圾分类的细致程度,他还曾看过一位父亲为孩子演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孩子买了牛奶,还嚼着口香糖,口香糖的纸张是锡箔纸,牛奶上也有锡箔纸,孩子喝完后,他引导孩子把管子、牛奶瓶、锡箔纸分别放进不同的垃圾桶。”
在他看来,日本民众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意识之所以这么高,与日本的公民教育很到位分不开。日本政府很早就对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把垃圾问题纳入小学社会课课本。“父母也比较重视对孩子的训练,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德国
投放垃圾要用专用袋
促居民主动垃圾减量
听说深圳市将立法推行废旧品强制回收制度,要求超市、商场等销售方回收规定的废旧物,已在德国留学三年的张舒力建议,这方面深圳完全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
“德国的朋友到国外旅游,都是把饮料从德国带出去,又把瓶子带回来。”张舒力介绍,德国人在超市买的饮料瓶和啤酒瓶是不会扔掉的,饮料价格就包含瓶子价格,付费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瓶子价格很贵,有时甚至比饮料贵,1.25欧元都是最便宜的。”
“通常饮料喝完后,又返回超市,一般超市都会有全自动的回收机器,把瓶子放进去,机器可以自动识别、回收,并打印小票,拿着小票可以直接向超市兑换现金,操作很方便。”张舒力说。
此外,德国人的旧物循环利用的意识很强。旧衣物扔掉的少,一般是捐赠和卖到二手店。旧家电一般不扔,如果扔掉需要打电话给专门人员收,并且收费。对于旧家电、旧家具,德国人通常的做法是,自己不想要了但还能用,就放在路边,留张“求收养”的纸条,经过的人需要就可以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