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北欧的芬兰,活跃着至少2000家从事清洁技术业务的企业。2013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将芬兰评为世界上最洁净的国家之一。
万达发电厂的工作人员正在遥控抓取垃圾。
近日,应芬兰外交部邀请,本报记者走进芬兰知名的清洁能源企业以及多家清洁能源推动发展机构,探访世界上最“牛”的空气净化、水处理以及废物治理技术,并从今天起连续推出“走进芬兰清洁能源企业”系列报道,希望为国内特别是南京企业带回可供借鉴的发展理念与模式。
芬兰冬季漫长且气候寒冷,又是一个无煤、无石油、无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国家,除了开发提高能效方法和采用新能源,别无选择。
芬兰GDP占全球的0.4%,其清洁技术占全球清洁技术市场的1%。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芬兰清洁技术的出口额增长了10倍,约占其出口总额的7%。在生物能源、清洁工业流程和能源效率解决方案等诸多关键领域,芬兰均已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清洁能源技术发展20年,如今日均PM2.5小于20
1月21日,记者来到第一家企业——佩卡索尔公司时,公司副总裁马库打开网页给记者看,通过他们公司研发的空气质量监测仪显示,当天的PM2.5是14。马库说,芬兰全年PM2.5的日均值都在20以下。
“空气这么好,还需要净化吗?”记者心里直犯嘀咕。
当地人说,芬兰的空气并不是一直这么好。20年前,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芬兰也曾面临严重的水污染和雾霾等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芬兰的清洁能源技术开始发展,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共同努力下,芬兰人成功地保护了他们的森林、湖泊和矿物等自然资源,到本世纪初基本解决了问题。
以空气净化为例,记者走访的这些企业,从事的项目各有不同,从空气质量监测、空气净化器设计生产到生态型的植物净化项目研发,可以说,只要和空气净化相关的领域,芬兰企业几乎全都涉足。
其中,佩卡索尔公司利用带电粒子对颗粒物的电流进行测定,0.01——2.5微米以内的颗粒物,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马库说,现在市面上还有其他专门检测细小颗粒物的方法,比如称重法、贝塔射线法等,但是需要经常更换滤膜等零部件,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也很少被采用。他们的电流检测方式不但能够提供精确的实时数据,还比一般的测量方法减少40%—70%的维护成本。“北京的芬兰大使馆外就放了一台我们的监测仪,希望更多的中国客户能用上我们的产品。”马库说。
Naturventin公司的产品“植物墙”,看似只是普通的家庭装饰品,却智能味十足。一面两平方米的墙体上,缀满了绿萝等植物,每株植物都栽种在一个特殊的罐子里,被固定在墙上。记者凑近植物墙上的出风口小风扇时,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公司负责人阿克告诉记者,这面墙上有60个类似的罐子,每个罐子里面都装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培养体,成千上万的微生物被激活以后,可以让这些植物变得有“魔力”。“这些植物吸收室内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平方米的植物墙可以净化50平方米的房间,净化效率是土壤培育植物的129倍,而维护费用每月不到1欧元。”
使用气动传输技术,垃圾收集站没有异味
距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的坦佩雷市,是北欧最大内陆城市。它的垃圾收集站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整个收集站环境中没有任何污染和异味。工作人员的活儿也很清闲——在新鲜空气中面对垃圾箱而坐,一边喝咖啡吃蛋糕,一边操作几个按钮。
垃圾处理如此轻松,得益于成立于1983年的芬兰高科技公司MariMatic。这家专门从事气动传输的公司总部设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区下的万达市,隶属于Maricap集团,其创始人拥有1500项专利,不仅在小国芬兰独一无二,即使在全球也属罕见。
目前,全球40多个国家共有800多套来自该公司的空气动力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垃圾在管道内以70—80公里/小时的速度传送,送达距离最远达到4公里。记者来到厂区,亲眼观看了垃圾包被压缩、传送的整个工程。垃圾回收实验车间离当地的垃圾收集站1.2公里,垃圾从出发到目的地,只需要大约1分钟时间。
如果说,MariMatic公司所从事的是垃圾处理的前端,芬兰目前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万达发电厂所做的,则是垃圾的终极处理。一进电厂大门,一面墙上全部挂满了各种毛绒玩具。
电厂运营商万达能源的生产经理马可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改变人们对垃圾发电厂“脏兮兮”的刻板印象。该电厂称得上是全欧洲最现代化的一家电厂,能效可高达95%。
该厂收集了区域内大约150万居民的日常垃圾,经过初步分类处理后,用于燃烧发电,每年消耗掉大约32万吨居民垃圾,产能可为万达市一半面积供暖,同时还能为该市30%的居民家庭供电。相比传统发电厂,该工厂减少了30%天然气和煤炭等石化燃料的使用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减少了20%。
据悉,目前全芬兰利用废物发电的工厂共有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