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两年多来,旅游系统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体现了真抓实干、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城区公厕进行改造,公厕设计标准、建筑用材、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公厕的文化氛围、卫生水平,都有很大程度提高。从北京和上海等全国大城市公厕建设历程来看,前后经历了四次大的公厕革命。
(一)第一次公厕革命
第一次公厕革命在新中国建立后,取缔了城市的露天公厕,建造了传统的旱厕。
在公厕建筑形式上,公厕大部分都是独立式公厕,设施简陋。
当时城市公厕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并且承担全部的管理费用,公厕卫生只是在清除粪便时进行简单清扫保洁。
(二)第二次公厕革命
第二次公厕革命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期。各地城市相继开始建设较高档次的公厕,在冲洗方式上逐步取消旱厕,实现了水冲和机械抽运。
这一阶段在建筑形式上出现了公厕与其它建筑合并建设的附建式公厕。
这段时间公厕建设投资和管理还是以政府为主,部分城市公厕开始收费以缓解城市公厕建设管理资金短缺的问题。一些建筑业主如商场经营者,为了完善商场服务设施,吸引更多顾客,也开始增设公厕设施,不过数量比较少,且多数仅为顾客服务,不对外开放使用。
(三)第三次公厕革命
第三次公厕革命是在90年代至20世纪末。水冲公厕建设发展很快。
在建筑形式上,独立式公厕设计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小品,成为与城市市容相和谐的一个建筑音符。附建式公厕大量开放使用。由于一些大型的室外文娱活动、体育赛事增加,移动式公厕应运而生。
这段时间,政府投资管理依然是城市公厕建设的主流。出现了企业和私人投资管理的公厕,这部分非政府投资管理的厕所,正逐步纳入城市公厕范畴,对城市公厕数量和布局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有的地区甚至在数量和质量标准上超过了政府投资建设管理的公厕。
(四)第四次公厕革命
第四次公厕革命是从本世纪之初开始。公厕文化进一步发展,公厕设计观念发生改变,还要考虑环保、城市的品味和人文关怀。
由于城市公厕选址困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缺水困境和粪便处理难题等原因,出现了移动式公厕、地下公厕、中水回用公厕等公厕。
厕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公共厕所行业的投资规模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增幅。
2012-2017年中国公共厕所行业投资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全国公共厕所投资市场规模150.3亿元,前值111.7亿元,增速34.56%,从上述历史数据来看,我国公共厕所投资增速一直处于20%以上,2013年增速超过50%,2012-2017年全国公共厕所投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38.03%。
国内厕所新建主要分为旅游厕所和普通公共厕所。受近几年军民收入水平的持续上升,旅游消费规模快速扩张,旅游厕所规模增速相比普通公共厕所更为明显。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公共厕所市场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旅游厕所新增及扩建投资规模110.4亿元;普通公厕新增及扩建投资规模39.9亿元。
2012-2017年中国公共厕所行业市场细分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旅游行业的快速升温导致全国各地区的景区游客数量猛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旅游厕所数量的快速增长。由于前期旅游厕所规划相对落后,促使近几年我国旅游厕所新增、改扩建投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普通公共厕所。
中国公共厕所行业平均投资规模走势(万元/座)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