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发电设备行业也不例外。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我国克服种种困难,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日前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136019万千瓦,同比增长8.7%。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10350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2185万千瓦,火电新增4729万千瓦,核电新增547万千瓦,并网风电新增2072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817万千瓦 纵观2014年,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在设备制造上,不仅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提高。过去一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在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全国单机容量110万千瓦*大火电机组投产、国内*大容量超超临界66万千瓦双抽供热汽轮机投运、世界*高参数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锅炉投运、世界*大350吨高速动平衡试验台投运、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地、我国首座钠冷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首次满功率并稳定运行72小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 “盛风II型”签约投产……
2014,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火电设备迎“近零排放”时代
核心阅读: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逐渐成为火电设备发展主流,“近零排放”即达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分别在5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毫克/立方米以下
对火电而言,“近零排放”无疑是过去一年里*为热议的话题。
2014年7月1日,被称为史上*严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施行。
在此前后,浙江嘉兴电厂7号和8号机组、神华国华(舟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机组、浙能六横电厂1号机组、广州恒运电厂9号机组、河北三河电厂1号机组等密集宣布达到“近零排放”、“超低排放”或“超洁净排放”。同年9月,《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发,火电排放向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看齐。
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逐渐成为火电设备发展的主流,2014年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18克/千瓦时,同比降低3克/千瓦时。目前,我国已投运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超过60台,数量、总容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火电发电量首次出现下降。截至2014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为91569万千瓦(含煤电82524万千瓦、气电5567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7.4%,比2013年降低1.7个百分点。
火电占比下降,却走上了高效、清洁之路,各地燃煤机组减排改造一浪高过一浪。
这既对火电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动了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备市场的火爆。
在燃气发电方面,燃气轮机的研发进度大大加快。去年2月,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研究院成立。去年9月,我国首家重型燃气轮机技术企业———中电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总公司共同组建。去年10月,我国首台航改型LM6000PF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下线,该机组由华电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在国内组装生产,是世界上*先进的5万千瓦等级发电机组。
去年11月,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万千瓦燃机启动试验,标志着我国在重型燃机产业研发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技术到设备,我国燃气轮机全面国产化或将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