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全国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显示,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到3月底,累计并网容量10107万千瓦,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并网装机1亿千瓦的规划目标。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固然可喜,但是,漂亮的数据和增长的高速度往往会掩盖行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种种问题。跨过1亿千瓦门槛的中国风电产业此时此刻更需要理性精神。
风电在中国起步于30多年前,但真正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却是近10来年的事。十年前的2005年,我国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06万千瓦。2009年并网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2012年一举突破5000万千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风电装机大国。这十年来,我们培育了全球*大规模的风电市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诞生出一批初具竞争力的知名企业。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电网建设与风电产业发展极度不适,“弃风”问题越来越突出;风电布局不合理,分散式风电发展缓慢;大多数企业采用购买国外风机生产许可证方式引进风机制造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过分依赖国内市场……伴随着这些问题,中国风电也一度从产业的巅峰坠入谷底,整个行业陷入寒冬。
如今,经历十年高速发展,经历过高峰和低谷的中国风电产业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从注重速度和规模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至少,速度和规模不能再以牺牲质量和效益为前提。
如何合理引导风电投资,控制风电大基地装机节奏,支持风能资源不太丰富的中东部地区发展低风速风电场,倡导分散式开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弃风”问题;如何尽快启动海上风电开发;如何尽快改变在制造环节,控制系统和主轴承等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如何使中国风电认证资质获得国际认可,夺得全球市场话语权……这一系列问题仍摆在重新进入加速度的中国风电产业面前。
目前,风电已经超越核电,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十三五”期间,风电更有望逐步改变“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为未来扛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主体的地位。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审视产业自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显得格外紧迫。
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的大棋局中,风电只是棋子之一,发电成本低,容量品质好,环境效益好的电源类型未来方能占据主导。风电产业必须利用技术手段弥补自身劣势,也必须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度电成本。只有这样,经历过寒冬的中国风电产业才能继高铁、核电之后,成为又一张中国制造走向海外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