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华锐风电公告称,与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新能源”)及其子公司的风机买卖合同纠纷达成诉讼调解,鉴于华锐风电提供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华锐风电同意给予华能新能源补偿约4.7亿元。
事实上,华锐风电的“麻烦”远不止此:融资困难、回款不畅、资金紧张、经营困难,与合作方的法律纠纷也不断增加。除了上述诉讼纠纷外,华锐风电与苏州美恩超导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公司、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公司等存在的合同纠纷还在等待仲裁机构或法院裁定,一旦法律机构出具的生效判决或裁定未支持华锐风电,将让深陷泥潭的华锐风电雪上加霜。
风机质保期一般为3~5年。而质保期内,风场运营商会扣押风机制造商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质保金,等质保期过后风机质量无虞时,前者才会将质保金如数返还。
在2009年前后,华锐风电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一度超越金风科技,跃居全国**。如今,5年质保期已过,但如何收回质保金变成了华锐风电的棘手难题。
资料显示,华能新能源下属的12家附属公司于2007年购买华锐风电风机,但由于华锐风机存在质量问题,华能新能源方面尚有质保金相关款项合计约11.327亿元未支付给华锐风电。
为解决上述纠纷,双方先后签订了相关补充协议。但华能新能源认为,华锐风电未能履行两项补充协议,未按约定完成整改,因而请求法院判定无需再向华锐风电支付上述款项。
“保守估计,华锐风电在风电场开发商手里的质保金有数十亿元,”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华锐风电在2013年的时候押在外面的质保金大约有30亿元,尽管近两年追回了一些,但新增质保金仍在增加,加上华锐机组质量频发,不少风电开发商都不愿意将质保金退还。
据华锐风电客户服务部总经理闵斌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华锐风电装机总量约为1500万千瓦,其中大概有1200万千瓦还处于质保期内。
“陷入了恶性循环,华锐风电迟迟收不回质保金,资金链愈发紧张,风电场主因此担忧华锐风电会陷入困境,难以履行后期的风机质保维护协议,因而都选择留了一手,大幅扣押质保金”,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主因是华锐风电未能妥善处理好风电机组质量问题,外加业内对华锐风电的未来依然忧虑,这两点导致华锐风电质保金难以追回。
5年质保期已过,但如何收回质保金变成了华锐风电的棘手难题。
风机质量问题不断、质保金追索无门,华锐风电与合作方的纠纷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华锐发展前期过快扩张,导致风机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并且企业和风电场开发商在签订合同时不严谨、不规范以及对技术认知欠缺也是造成质量纠纷的原因之一。
记者统计发现,仅在2014年,先后有华能阜新风力发电公司等13家华能新能源下属公司,以及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公司等与华锐风电产生法律纠纷,涉及金额超过20亿元。
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华锐的风电机组普遍存在质量缺陷,一些有问题的机组在百米以外都能听到明显的摩擦噪音。
今年2月,华锐风电又与龙源电力“闹掰”,前者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对龙源电力及其下属公司提出仲裁申请,涉及质保金相关款项约4.5亿元。
在2014年,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华锐风电好不容易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又重陷亏损。
2015年一季度,华锐风电营业收入仅为2.2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4.14%,净利润亏损2.48亿元,亏损幅度竟然比营业收入还要高。
如今,华锐风机因质量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未消退。不少新能源人士在与记者交流时均对华锐风电的机组表示并不看好,一位赵姓人士甚至称,“华锐都快要淡出风电市场了。”
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在2014年中国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排名中,华锐风电仅以78.9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容量排在第10位,而在5年前,华锐风电多次蝉联冠军。
让外界担忧的是,在上述一连串涉事名单中,既有“兄弟”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也有华能新能源、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等下游大客户。
或许是预知到了这些困境,在与龙源电力的系列纠纷中,华锐风电主动“示好”,意图修补关系裂缝。“与龙源公司的合同纠纷问题,公司已经在公告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龙源公司提出的仲裁申请,公司经过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交了撤回仲裁请求的申请”,华锐风电对记者回复称,于6月9日收到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撤案决定》,决定撤销与龙源电力等公司的设备采购合同争议案。本次仲裁撤案以后,华锐风电将与相关方进行进一步协商。
“为确保能够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华锐风电重点从产品研发和运维两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http://www.mmf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