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一排排白色的风机迎风转动,形成了一片白色森林,在甘肃酒泉地区,这种壮观的景象十分常见。
甘肃是全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2008年至今,甘肃新能源的发展居于全国前列。截至去年底,甘肃电网风电并网突破1000万千瓦,光伏突破500万千瓦,这个千万千瓦级陆上三峡风电基地全面建成。
然而,在风能太阳能富集的甘肃,弃风弃光现象依然突出。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15.2%,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其中,甘肃弃风电量31亿千瓦时、弃风率31%。
不少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因为不能全容量发电而浪费,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是什么造成了弃风弃光?近日记者来到甘肃进行调查。
新能源发电有间歇性,需调峰,增加并网难度
在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面前,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节能减排成为不少国家的选择。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
但发展新能源困惑也不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电网规划处处长杨德洲说,风电和光电作为新能源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出力不稳定、电网潮流波动大,将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电压、频率波动大,严重时会引起电网频率和电压稳定问题。而要维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保障用户的稳定电力供应,就需要常规能源的配合来进行调峰。
以甘肃省为例,从整个电源组成结构来看,火电与水电共同作为主力电源,承担电网基荷,新能源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效补充。火电、水电联合运行,共同承担电网的调峰任务。火电、水电与新能源通过恰当的配比可以高效衔接相互配合。
几年前,甘肃酒泉地区就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风电脱网事故,事故未对用户供电造成影响。为了保证电源、电网安全运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完成酒泉风电基地一期及二期**批300万千瓦风电输电规划及消纳方案研究,确定的分层接入原则避免了风电大规模脱网事故对用电负荷的影响,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