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方以及西北很多地方,风力资源都比较丰富。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前些年很多省份上马了风电项目。但目前不少省份的风电设备建成之后处于停用状态,摆在那里不发电,或者更准确地说发完电当地用不完,也送不出去。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这些建成而停用的风电设备,对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160亿元。
1
多地风电限电现象严重
首先来看一组数字:
甘肃:风电限电率39%;内蒙古:风电限电率18%;新疆:风电限电率32%;吉林:风电限电率32%。
这么高的风电限电率着实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当年为了上马清洁能源项目,各地不惜花费重金,但建好之后却要限制发电。究其原因,目前各方说法不一,但基本的事实比较明确。简单而言,这些风电项目所在省份单靠自己无法消化全部设备运转所产生的电力,但外送出去又存在困难,既有承接省份不愿意接收的问题,也有输电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
举例来说,在2014年,甘肃全省用电规模是1300多万千瓦,但是新能源装机已经超过了17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远远超过了用电规模。不仅是甘肃,其他一些限电的省份多是如此。
2
对限电原因说法不一
既然本地用不了,为何不外送?对此,国家电网能源研究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电网项目没有和发电项目同步规划,这是导致目前弃风限电严重、大量清洁能源送不出去的主要原因。根据她的说法,问题主要出在规划和审批上,意思是说当初建设风电项目的时候就没有配套规划好输电网络,所以有电送不出去。但负责规划和审批的能源局则持不同看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称,电网公司和能源局在认识上存在差距,国家电网显然希望加大电力联网,这虽然有道理但不能一蹴而就,从能源管理来讲,就地消纳是*好的。
史立山还明确表示,甘肃现在所有风电项目在建之时,都是希望在甘肃和西北地区消化吸收。风电的发展利用,首先必须要立足于当地,甘肃就在甘肃。
3
青睐煤电拉动当地就业
尽管电网和能源局说法不一,但风电过剩是不争的事实。而除了规划的问题之外,还有市场的问题,也就是说想送出去,别的地方未必接收。比如,甘肃酒泉的风电项目投资上千亿,属于***重点项目,但现在也陷入被限电的尴尬境地。对此,酒泉市能源局负责新能源项目规划的吴生学局长认为,全国用电市场竞争激烈,风电产能发挥不出来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能源项目没有退下来。言下之意也就是说火电仍在抢市场。比如说,甘肃风电想要输送的目的地湖北、江西等省份,火电厂核准项目创新高。根据记者掌握的一组数据:2014年12月以来,湖北、江西两省核准的煤电项目就达到10个。
为什么不用清洁的风电能源而要用火电呢?对此,湖北省发改委电力处副处长徐旸表示,因为湖北缺煤少油乏电,为此在之前就策划了煤运大通道,就是蒙华铁路,为了发挥蒙华铁路的运力,就规划了一些火电项目。而选择煤炭发电,不仅可以在当地建设电厂拉动经济就业,而且这几年,煤炭价格一路下滑。从经济上讲,煤炭发电也有很强的可行性。
在湖南省,又有别的问题。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主任李湘旗称,如果本省水力发电资源充沛,就不会使用风电。无论是风电还是水电,都有季节性的因素,一些地方肯定是先确保自己省内的机组发电。这也对外省输入的风电起到挤压作用。
4
远距离输电存在风险
另外,目前在学术界对于远距离输送电的风险也存在不同观点。江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王峰就称,长距离送电对接受端的电网有很大的危险,如果电量突然消失,那么整个电网就失去支撑,这样会造成电网崩溃,也就是所谓的大面积停电。
湖北省发改委电力处副处长徐旸也认为,对于是采取远距离输电还是分布式就地消纳,专家有不同看法。实际上,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项目虽然清洁,但却有弱点,也就是受季节影响比较大,存在发电高峰和低谷的情况,必须有配套的传统发电项目来弥补发电低谷所带来的缺口。而远距离输送电力资源就存在一定的变数,其风险显然要比就地吸纳高。这也正是一些接受省份有所迟疑的原因。
5
能源规划需全国一盘棋
根据记者的观察,当下的风电发展困局和当年发展天然气遇到的问题比较类似。数年前,因为天然气价格贵,各地政府不太积极,而如今,环境保护被提上议事日程,各地又出现了天然气荒。但是当年制定的每年协议送气量已经无法改变。很多地方政府虽然追悔莫及,但也不得不为当年的短视行为买单。
今天这样的事件再次上演,只不过主角从当年的天然气换成了风电。国家的发展理念是逐渐用新能源替代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但是落实下来却在一些地方还是会碰到加快煤电建设的情况,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原因还是利益问题。每个省有自己的利益,有它的税收增长和就业。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认为,关键是要回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上来,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做好规划和利益协调,真正在能源建设方面做到全国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