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习习,仿佛向人们娓娓道来海上风电的无穷魅力; 海风阵阵,仿佛向人们直言诉说海上风电的发展阻力碧蓝的大海,一望无际的海岸线,矗立在海岸旁的一列列风力涡轮机已成为人类发展新能源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6月21日~23日,浙江宁波象山,2016海上风电领袖峰会在这里召开,近400名业界精英与海上风电亲密接触,共同探讨海上风电发展现状与前景,寻求实现海上风电发展*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建设至今,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已有8年时间。到2015年年底,全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75万千瓦,进展不算快,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这是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对海上风电的精准定位。
在他的眼中,虽然海上风电的发展具有其复杂性,但是,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不容置疑。据了解,十三五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目标初步确定为1000万千瓦。未来5年,海上风电项目的电价政策将保持目前水平,这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信心。
技术与成本: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我国海上风资源的开发曾一度被冠上了水中白象的别称(英语中用白象来形容昂贵而无用的东西),但我国的海上风电发展一直在努力前行。记者了解到,为了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2010年,国家能源局曾组织了一次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确定了4个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主要目的是想解决如何合作的问题。遗憾的是这四个项目还没有真正实施。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的扩大,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表面上是弃风弃光和补贴资金不足的问题,其实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达到482万千瓦,已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
史立山分析认为,与陆上风电发展相比,目前,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仍然是风电产业自身的问题,更多是产业自身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机组技术、施工技术、输电技术、运维技术是否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发展的需要。海上风电发展仍处在需要产业界加大努力的时期。当然,政策和管理制度仍需要去不断完善,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史立山表示,今天,限制新能源的发展,已不再是新能源技术和支持政策的问题,而与整个经济社会和能源变革密切相关。从形势上来看,海上风电统筹协调的难度在加大,需政府、企业、社会付出相当多的努力。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专家也表示同样的观点,与陆上风电相比,目前海上风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行业技术不够成熟,二是项目建设成本高昂。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已由2009年的每千瓦2.3万元下降至2015年的1.6万元。具体而言,目前我国潮间带风场单位千瓦造价约为1.4万元/千瓦~1.6万元/千瓦,近海风场单位千瓦造价约为1.5万元/千瓦~1.8万元/千瓦。尽管如此,海上风电成本仍是陆上风电投资成本的两倍左右。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分析称,根据目前全国海上风电建成的情况,海上风电主要的成本是设备及安装,设备安装占66%,建筑工程占24%。未来海上风电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去下降成本。
多方合力:*有效解决之道
记者从会上获悉,海上风电项目一般占用和影响的海域面积比较大。与其他行业用海相比,综合利用效率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另外与其他行业用海矛盾突出。
如何协同配合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据国家海洋局海域综合管理司海底管理处处长张绍丽介绍,依照国务院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要求,国家海洋局也相应下放了预审权限。目前所有海上风电项目,只要面积不超过700公顷,都由省一级负责,包括海洋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查。
记者了解到,此前,国家能源局也曾下发文件,要求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简化审批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落实项目建设的用海场址等问题。
对此,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齐腾云有话要说:作为海上风电开发企业,我们希望能形成规模效应。在这方面我们觉得遇到的*大问题是,地方政府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这就给获取海上风资源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资源的统筹安排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和协调力度。
作为行业一员,用行动探寻解决之道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大的水电公司和国内*大的清洁能源集团。福建省与三峡集团将开发建设首个5MW及以上的大功率海上风电样机试验工厂,邀请国内外*先进的大容量抗台风机型同台竞技,选择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机组进入三峡集团和福建共同打造的我国首个海上风电集中装备产业园区。近期,三峡集团以6.3亿欧元收购了德国*大海上风电场之一Meerwind80%的股权,同时参股开发英国、法国一些海上风电场。
我国的海上风电相比欧洲的海上风电发展,差距还很大,主要还是因为技术、成本等微观层面存在的障碍。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毕亚雄直言不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注重提升风电技术,*快速地降低成本是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海上风电降本有三方面的推动力:**,技术创新是根本,由于海上风电风机成本占比小,可加快更大容量机组、更大直径风机的上马;第二,要健全产业体系,持续稳定增长的海上风电市场,是产业能够延续下去的关键;第三,加强产业上下游的通力合作,确立建设标准。
务实发展:提高竞争能力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500万千瓦海上风电发展目标没有实现。对此,史立山表示,十三五规划如何制订海上风电的目标,要很好总结十二五规划的经验,必须更加务实可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我国海上风电的建设,不是简单建设几百万千瓦的风电装机,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出完善的和有竞争力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包括设备制造、施工安装、标准规范。因此,我希望,特许权项目的合作关系仍然有效。海上风电的建设,如何统筹管理,如何共享信息,通过实践,形成海上风电标准体系和规程规范。史立山说。
尽管困难重重,但史立山仍然看好海上风电这片蓝海。这,并非没有缘由。
他认为,海上风能资源距负荷中心近,资源也相对稳定,市场不存在问题,沿海城市真正加快能源转型是一个很重要问题。现在,国际上也在积极发展,我们坚信海上风电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如果做好这项工作,真正掌握了海上风电建设技术,不仅国内市场广阔,国际市场更大。
十三五海上风电必须务实。希望国内主要的发电企业,特别是五大发电集团和几个专业性的电力企业,都能够把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一个完整的海上风电场作为工作目标。同时,希望风电企业既要积极有为,更要实事求是,不盲目进行,完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其竞争能力。史立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