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公众沟通、做好信息公开,共建社会信任,2017年5月5日,原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
在政府部门的着力推动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各地环保部门积极行动,一批单位和企业主动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设施开放工作。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十堰市首批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之一——东风(十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解开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项目的神秘面纱吧!
“卸料!”6月11日上午,在位于十堰市张湾区西城开发区郭家湾村的十堰市餐厨垃圾处置项目现场,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餐厨垃圾车师傅李海均按下卸料按钮,封闭式餐厨垃圾车尾部箱盖徐徐开启,餐厨垃圾很快通过接料装置进入餐厨垃圾预处理间。
“这个项目太好了,过去我们将餐厨垃圾拉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现在转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变废为宝。”李海均感慨地说,餐厨垃圾车上安装有定位芯片,可实时监控运输车辆位置与运行情况,做到餐厨垃圾去向透明可查。
餐厨垃圾,老百姓俗称“潲水”,也就是餐馆、食堂、宾馆、居民家庭产生的剩菜剩饭。餐厨垃圾虽不起眼,但对偌大一个城市,要处理好每天巨量的剩菜剩饭,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专家指出,餐厨垃圾不是小事。处理得好,可变废为宝,提取资源;处理不好,会“垃圾围城”,并滋生“地沟油”等非法利益链。
2011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等启动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试点,“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了五批、100个试点城市,湖北省的武汉、宜昌、襄阳、黄石、十堰入选。
其中十堰市于2015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五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当年,十堰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项目成功立项,2017年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年艰苦努力,投资近一个亿的餐厨垃圾处置中心目前已建成并成功试运行。
该项目占地28亩,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工艺处理餐厨垃圾,服务范围覆盖十堰市主城区(含郧阳区、武当山特区)150万人口,3000多家餐饮单位,可日处理餐厨垃圾150吨,年平均发电量达160万度,年产生物柴油2500吨等。
这里是预处理间,餐厨垃圾首先转至这里进行预处理,实现油、水、渣三分离。站在一栋仓库式楼房门口,东风(十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何银华说,分出来的污水流入下方一个日处理200吨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至纳管标准后接入城市管网,油脂将流入暂存罐外后转运至其他厂家炼制生物柴油。在预处理间下方,排列着两排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罐体。其中有一个巨大的绿色圆柱罐体傲然屹立,气势蔚为壮观,其背后有一个红色的小圆柱罐。何银华指着这两个罐体介绍说,这个大圆柱罐体是厌氧罐,沼渣进入其中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这个红色的小圆柱罐是热贮罐,其内温度恒定保持在35-37度,主要为厌氧罐内的厌氧菌提供适宜温度,以利于生长发酵。
绿色圆柱罐体旁边有一个白色的“球形罐”。何银华说,这是气柜,贮量为1000方,用来贮存沼渣产生的沼气。沼气除了发电供厂区使用外,还能满足周边500户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发酵后的渣料进行脱水,然后堆肥处理,产生营养土,出售给园林绿化部门培肥使用。
十堰市首座餐厨垃圾处置中心的试运行,结束了十堰市多年来餐厨垃圾的无序流动和非法处置。东风(十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国群说,这不仅可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还可规范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更好地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
十堰市主城区(含郧阳区、武当山特区)共有3000多家餐饮单位,目前大约有20%餐饮单位与十堰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签订了餐厨垃圾收运协议。朱国群表示,他们计划今年底与80%餐饮单位签订收运协议,明年底争取实现签订收运协议全覆盖。
原标题:十堰首个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成!试运行每天可处理餐厨垃圾1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