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系和其实际控制人文一波的资金危机似乎在继续扩大。
近日,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文一波被法院下发限制消费令。
被限制消费
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法院近日出具的限制消费令显示,法院于2019年12月10日立案执行申请人衢州虎山混凝土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桑德环境工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因桑德环境工程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法院限制桑德环境工程及文一波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除此之外,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也在近日发布了限制消费令。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指出,法院于2019年10月11日立案执行申请人长业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桑德环境工程股权转让纠纷一案,因桑德环境工程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法院对桑德环境工程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桑德环境工程及文一波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其实,桑德系面临的麻烦不止于此。有知情人士透露,“桑德旗下的生物质业务亏损严重,可能要剥离。位于黑龙江省的几个生物质项目都停运了。”据了解,桑德集团参与投资的富裕绿能生物质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裕绿能”)生物质项目,因亏损、欠债问题,处于停运状态已近一年。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富裕绿能去年就停了,现在厂里只有一些留守人员。因为国家补贴没拿到,一生产就赔钱,没法经营了。”
同垃圾焚烧发电相比,生物质发电需要购买燃料,会增加部分成本。加之,秸秆等热值较低,导致运营成本高。所以当没有补贴时,生物质企业就难以为继。
中国生态资本网曾经刊发《资产被查封,股权遭冻结,桑德系临考》一文,详细描述了桑德系的资金危机。
当然,桑德集团为化解危机一直在做努力。
桑德集团创始人文一波
减持套现
桑德集团最近通过减持手中所持的启迪环境股份来套现。
12月14日,启迪环境发布股东减持进展公告称,2019年9月14日~12月14日,其股东桑德集团通过集合竞价交易,共减持启迪环境股份159万余股。
桑德集团减持股份占启迪环境总股本0.11%;以减持价格区间9.47~9.75元/股计算,桑德集团此次减持,已套现1500余万元。
而根据启迪环境8月24日所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至2019年12月14日,桑德集团的减持计划时间仅仅过半。随后3个月内,桑德集团还将会把所持约3200万股启迪环境股份,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予以减持。
除减持股份外,桑德集团所持启迪环境股份目前有一部分处于质押状态。
11月26日,启迪环境公告显示,截至该公告日,桑德集团持有启迪环境股份1.77亿股(占总股本12.37%),其中质押总股数为1.76亿股(占总股本的12.28%),质押比例高达99.23%。此外,如果加上桑德集团一致行动人桑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则质押总股数高达2.25亿股。
启迪环境近期的状况确实不太好,4月份刚刚设立的雄安浦华水务,12月底又公开挂牌转让40%股权给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及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与国资合作设立公司
桑德系也在想其他办法自救,比如与国资合作。
近日,桑德环境工程与两家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合作,新设立了一家公司——舟山市桑德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舟山桑德水务”)。
舟山桑德水务成立于2019年12月9日,注册资本2.47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污水处理及其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投资等。
目前舟山桑德水务的四名股东分别为北京桑德环境工程、舟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83%、15%、1%、1%,认缴出资额分别为2.05亿元、3712.03万元、247.46万元、247.46万元。
今年3月,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预中标舟山市污水处理厂工程PPP项目。
舟山桑德水务的另一股东——舟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舟山市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
舟山桑德水务的其他股东也具有国资背景。
其中,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舟山桑德水务1%的股份,该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上海建工的全资子公司。官网介绍,上海建工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公司在《财富》“2018年中国500强”中位列第61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一局”)也持有舟山桑德水务1%的股份,该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中国建筑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建筑是国资委下属央企,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其实中建一局与桑德集团早有交集。中建一局官网显示,2016年11月,中建一局董事长、党委书记罗世威在中建一局大厦会见桑德国际总裁郭永一行。会见期间,中建一局与桑德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吉林、江苏等地的水务环保领域开展合作。
桑德环境工程作为桑德系旗下的核心企业,能依靠这次与国企的合作,得偿所愿地把自己拉出资金危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