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国标!今年3月,《安徽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时,水泥行业纷纷表示压力山大。当前,安徽新版水泥排放标准已经正式实施三个月,水泥行业改造得怎么样?为此,记者跟随环保部门,探访了全省最先实现超低排放的水泥厂——天瑞集团萧县水泥有限公司。
水泥工业是我省最主要的工业污染物排放源之一。根据测算,2018年度安徽省水泥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1.3万吨、14.0万吨,分别占全省主要工业排放总量的10.7%、45.9%。其中,氮氧化物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前体物,对空气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而水泥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比近“半壁江山”。
“我省水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占比高,特别是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的20%以上,水泥行业的环境治理水平与工业生产水平极不匹配。”发布会上,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的一席话,强调了实行更严格排放标准的势在必行。为了给现有水泥企业留出改造时间,《标准》规定,新建(含改建、扩建)企业于4月1日起执行,现有企业自10月1日起执行。
新标准的执行,无疑会给水泥行业带来技改成本和压力。一组数据可以反映改造的难度:国家《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要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为20、100、320mg/m3,安徽省新地方标准要求,有组织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为10、50、100mg/m3,为目前执行《国标》特别排放限值的50%、50%、31.2%。
“要改就改彻底,排放标准只会越来越严。”天瑞集团萧县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生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一步到位。”今年1月,天瑞生产废气超低排放技改项目在萧县经信局进行了备案。2月、3月改造实施:更换窑头、窑尾收尘袋,系统密封堵漏降粉尘;采用德国洪堡技术,SNCR脱硝及低氮燃烧器降低氮氧化物;优化配料方案,脱硫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硫。6月,天瑞技改项目通过环保验收,成为全省最先实现超低排放的水泥厂。
改造后的效果也很明显。自3月15日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后,天瑞回转窑运行平稳,颗粒物排放含量小于10mg/ m3、氮氧化物含量小于50mg/ m3、二氧化硫含量小于30mg/m3,连续三个多月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率先达标并持续稳定运行。其中,氮氧化物含量做到了小于50mg/ m3,是新版地方标准规定的一半。
技改成本有多高?是否会对水泥厂产生很大压力?据陈新生介绍,此次企业总共投资了1791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换算到每吨水泥上,差不多1吨水泥增加1块多钱成本。陈新生认为,这对企业来说,压力不算大,但超低排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造完成后还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不是一蹴而就,所以保持稳定很重要。验收之后,环保部门还将持续对天瑞的排放数据进行第三方监测。
“技改后,重污染天气,企业停限产也会减少,这对企业来说就是赚钱,所以要算经济总体账。”陈新生说,蓝天保卫战,企业不能置身事外,“我们将在减排技改投资方面持续用力,为安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水泥行业为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污染排放也不容忽视,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的矛盾,企业一定要以全局眼光,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宿州市萧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王永表示,《标准》实施后,水泥行业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将大幅下降,有利于加快推进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全省率先实现超低排放 这家水泥厂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