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
环境复杂、
风机类型不一,国标通则难止跑马圈地、价格战现象,有针对性企业标准难产 风机出质保运维大市场 2006
年开始,国家出台鼓励政策,我国风电装机进入快速发展时代。2008年开始,数量陡增,从样机到批量,截止
目前,全国风机总装机台数量近7万台。按照每年新装机量统计,结合目前的5年质保期惯例,2013年出质保期的风电装机应有约1000万千瓦,折合约6600台;而今年应有2200万千瓦风电装机出质保期,明年这一数字或达4400万千瓦。中科风电(北京)有限公司张国勇对本报记者说。 随着大批风机集中出质保,风电整机服务市场快速膨胀。原有的整机或业主的服务团队,也纷纷参与到市场化的运维业务竞争中,如金风的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歌美飒的合作伙伴优利康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风电的协和运维公司。同时,第三方服务公司也一起争抢运维市场。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风电运维服务市场将超过数百亿元。 张国勇认为,目前国内已装整机,基于国内政策鼓励,大跃进的数量暴增背后,已陆续暴露出大量的非理性质量问题,从中科风电近些年对全国数十种风机的服务经验中发现,很多整机商,从技术引进,到批量,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很多技术选型、工艺、装配、安装调试等等问题均未在工厂得到充分解决而暴露在风场。同时还有配套凌乱问题,很多整机商,国产化过程中,一个风场的设备配套种类近十种,对于供方沟通,备件储备,质量控制,问题追溯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很大程度增加现场管理难度。而这些问题,大多整机商主要依托庞大的服务团队处理,疲于应付;业主更是钱不少花,效果不佳。所以需要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来共同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 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杨华则认为,国有性质的公司倾向选择开发商独立运维,或开发商与整机商或第三方服务公司联合运维;而混合所有制公司或私人开发商则基本寻找整机厂或者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运维。国企和央企等开发商风电场管理能力和相关技术水平更优,并有条件实现大量运维人员的储备与管理;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私人开发商技术管理相较更弱,同时风电场运维人员的数量也会增大
项目成本。杨华说。 三方抢蛋糕合理模式缺 据某风机运维服务团队对本报记者介绍,风机故障点主要在
机械和电气部分,机械部分如机械摩擦片、滤芯、碳刷等方面;电气部分如变浆、变频、主控系统等方面。 风机运维服务包括定期检查机械、螺栓引力距、传动链对中、齿轮箱更换滤芯、换润滑油、更换发电机碳刷、检查电气端子松动、检查电池充放电等。某第三方机组运维商销售人员对记者介绍,我们一般和业主签订三种形式的合同,即人员、工具、备品备件。考验服务运维的指标主要为风机运维手册、发电量、设备利用小时数、机组故障响应处理时间、机组和机械部件安全等。 蛋糕诱人,然而风电运维服务市场的合理运营方式还在探索、试错的过渡期。此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现在的风电运维市场如风机‘大跃进’时期般混乱,运维服务商之间出现‘价格战’、‘跑马圈地’、服务人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等现象。 许多运维的活儿看似简单,有机械常识的技术工人可以做。然而不规范的操作却会大大降低零部件性能和减少机器寿命,运维团队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实力和规范的服务流程。再如风机备品备件方面,如何更换替代已停产的风机零部件也是个技术活。第三方运维服务团队或更专业,但业主未必信任认可。而对于目前市场上开始出现的外观一致、性能却相距甚远的假冒伪劣备件现象,这些备件商往往资金能力和风险负担能力较弱。业主如果没有专业的购买渠道和有效的供方风险规避手段,买到假货影响风机质量,只能自认倒霉。 杨华则认为,从欧美等风电市场的发展来看,大型国家电力公司在出了质保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更倾向于自己独立运维,但是随后又会转向第三方,*后转向整机厂。首先选择自己运维,但碍于自身对整机核心技术的欠缺了解、控制成本等原因,开发商会将运维交给运维机型多、经验丰富,成本比较合理第三方运维公司,但一些第三方运维商由于其欠缺风电机组的核心技术能力,无法完全实现机组技术及部件的持续优化或技改,开发商又会选择跟整机厂合作运维。实际上,中国的风电市场也有此规律。杨华介绍。 国行标空泛企业自定难 某第三方销售人员认为,目前风电标准体系主要涉及到风电场接入电网、运行调度管理、入网检测等方面,而后期运维服务市场的相关管理和行业标准尚不完善。由于标准落后市场,造成业主和运维方没有操作参照,失去判断依据。运维团队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运维不当而引起的风机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暴露,对风电场运行将造成很大影响。该销售人员说,正如在风机‘大跃进’时代,风电场接入和并网等标准滞后,造成了脱网事故和弃风问题,根本原因即为国家标准不完善且不能有效执行,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因此,风电运维急需风电技术专家、运营商、整机商、运维服务商共同建立。强调操作性、规范性、易参考、易执行。在风机运维服务产业发展初期对行业发挥规范作用。才能避免不良竞争造成的隐含灾患。 而中电联标准化中心人士则对本报记者表示,风电运维服务早有相关国标和行标,且目前已没有什么运维标准需要立项。风电运维服务可参照的标准有《风电场安全规程》、《风电场运行指标评价》、《风电场运行规程》、《风电场检修规程》、《风电场调度运行管理》、《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规程》等,这些标准有些在近两年修订过,基本涵盖风电运维服务相关领域。 中电联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薛静则认为,过去火电、水电发电厂运行、维护都有专门的岗位,对入岗人员的就职资格以及培训、鉴定与认证都十分规范,其鉴定认证纳入国家职业标准。厂网分开电力企业改革以后,一些发电集团把检修维护队伍从运行中分离出来了,专门成立了检修公司,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维护由点检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巡检方式。薛静对本报记者说。 一般情况下,风电安装由设备制造厂商完成,运行与维护检修在一个岗位上,行业标准也如是制定。由于风电发展太快,风电场又远离城市,导致综合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短缺,维护检修在风机质保期就交给了设备厂商。质保期过后,发电企业还是要培养运行维护与检修综合技能岗位人员的,当然在风电集中地区,大型发电集团或者第三方成立维护检修公司也是可行的,可以降低成本,体现专业化。设在发电公司的检修维护人员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和行业鉴定三级工作体系,理论上可以做到持证上岗,但是第三方成立的检修维护公司就不好说了。薛静对本报记者说。 杨华建议,应以政府为引导方,以协会为组织主体,制定风电运维方面的一些科学、有效的标准,尤其针对风电运维质保期内与质保期外的服务,建立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包括括零部件、主机、服务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运维人员的资格认证培训等。 对此,上述中电联标准化中心人士对记者说:国标、行标只能是通则性的,不可能像制造商操作手册一样具体到某种风机类型、地理环境、具体的零部件。风电场应该根据自身的机型、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所在地理环境条件因素等制定企业标准。然而,制定企业标准对技术要求水平很高,且目前我国风电场多处于偏远、艰苦地带,运营管理人员良莠不齐,在制定企业标准方面比较薄弱。